尘埃落定时

Posted on Jun 30, 2025

时代的尘埃,随风飘荡,落在何处是何处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找一份工作

我望着电脑发呆,在等着似乎已经确定了,但又没确定的结果,手机震动了起来。轻轻一瞥,03开头的东京的号码。

“啊,可能要结束了吧。这一切。”我心里想着,手不由自主微微颤抖,接通了电话。
“もしもし、ワンです。”我试探性地开口打起招呼。
“もしもし、株式会社〇〇の〇〇と申します。…”,听到对面小哥哥的声音,我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。一切结束了。意味着从入学开始的全部努力,30多家的简历投递,最终落下了帷幕。亦或是说,终于“被捡到了”。

脑中不知为何浮现起了,大半年前实习结束时,老东家门口,与自己的mentor在大门口告别时候的场景

“〇〇に入社するのを目指していきます。約束します〜”

结果其他的,啥也没说出口,像小学生放学一样,给mentor挥挥手告别了。到了本选考,收到的“お祈り”邮件的那个时候,我也是如此望着电脑发呆。“一如既往的搞砸了呀,哈哈。”回过神来,简单道谢之后,我呆坐在原地。长舒一口气,再次更加用力的说出了自己的心情,“结束了,终活了。”

虽然日语中,终活是指临终前准备身后事的意思。人生の終りに向けて準備をする活動。但是,此刻却也是差不多可以准备躺进坟墓了,故 用法正确。终了就业活动和终了这滑稽的人生,就是一个意思。

“得先跟谁说一下,才行。”我点开了微信。

啊、我要找谁来着?

3月傍晚,一家小小的咖啡店门口。 “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”,她转过身来。但是不知道希望寻求一个答案还是,不希望任何答案。 “没有,没有什么。记得来日本找我玩。一定要来呀。”我看着她似乎有点生气的背影,在等一个回头。可惜没有,她走过马路,拿出手机一边看一边远去了,留下一片有点酸的、渐渐暗淡的傍晚夜色。 似乎什么涌了上来,不受控制的。但是快要溢出开来的时候又退了回去。 “结束啦”,接下来要忙的太多了,行李、飞机票、签证、住宿、实习。

我拿起手机看着导航,朝着地铁站走去。之后的记忆全部都从脑中,消失了。
不是她,她不在最近聊天列表里。

我点开家庭群聊“大润发杀鱼师傅培训群”,抠出五个字,“找到工作了”。看着回复消息里的拥抱,我却并没有什么温暖的感觉,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了,这么说也许更加合适。至于未来,随随便便啦。

面了那么多、发现原来身处一个围城啊,是时候看秋招了。

今年的面试

感觉中文圈里,很少、很少有写在日就业的面试感想文。以下略去名称、仅仅简单感叹下。权当一个简单的One Career吧。

大手メーカ

我的老东家,实习的时候的第一家、研究开发总部在东京。mentor非常帅、工作强度不大、比起代码更重要的是PPT技术日本語,办公环境属于国内2线中厂水平。但是可以远程,组长甚至一个月才来几天。气氛很好、但是给我安排的宿舍太远啦。来回通勤4小时

听了很多说明会,但是没用校推,很早投出去之后,发现长时间没回信,过了一个半月写邮件问了问,终于是出了结果、发现简历就挂了。

“啊、这样啊。”一边感叹,“不愧是老东家,真的是白企啊。”一边责备自己,“哎、为啥你没用校推,太膨胀了吧。”

进面的是集团下的一家子公司,然而因为面试过于紧张,对面的面试官似乎没啥耐心了,30分钟的面试,15分钟就进入了最终阶段——「ワンさんから、質問がありますか」。可是、我只准备了2个不痛不痒的逆提问啊。
最终、果不其然的挂掉了。宣告着我的准备相当的不充分。或许、他们想招的是,语言极好的女生也说不定?

大手车企

这家车企,我只能是无言。说着,用了校推肯定问题不大,不用的话,时间可能会来不及哦。说着,你就报你最想去的部门和职种就行。

“核心岗位也可以吗,竞争太大了吧。这个岗位有外国人吗?”
“就是要报你想去的。”HR一通鸡血打在我心头上。
结果、二战校推终面。

「慎重に検討を重ねた結果、大変残念ではありますが貴意に沿えない結果となりました。」翻译:经过慎重反复考虑,非常遗憾地告知您,我们无法满足您希望的要求(不能给你offer)。

“今天我来与您面谈就是因为,我想知道挂了的理由。”我对HR说。
“表现的比第一次好了很多,但是报这个コース的人太多了。相对之下,最后做出了这种决定。”
“其实、当时面完退出Zoom会议的时候,我就有预感。”心里苦笑,脸上微笑。“我校招都用了,说啥也晚了。原来、这就是KPI啊。”

结果是,不会再买这家的车。为什么?因为你们的车很好,但是跟众多品牌比起来还是逊色了点。这是唯一一家,我挂了之后,没给HR发感谢给我面试机会邮件的公司。

A开头互联网企业

事先提出的技术题目是,设计一个类似Instagram的内容分发平台的架构,讲了讲数据库的分片与数据库的结构设计,然后接着是,普普通通的网络八股文。

技术不精之故、一个月之后,挂信姗姗来迟。面试体感很好、但是也是KPI海王。还要提前做OJ的题目,不想招就直说。

G开头互联网企业

顶级海王、只招十几个,但是广告打的贼凶。最后发现,呵,外国人只招海归?哎、哥们我的技术和背景是不中嘞。

I开头互联网企业

至尊海王、事先课题一大堆,简历审三个月,不知道有什么可高傲的。面试明显人手不足,敷衍化严重,不知道是累了还是本身就类似的态度。不都是打灰的吗,难道有个头衔就高人一等?

大手メーカ

可能是最大的吧,唯一一家说到一半被HR打断的公司。我只能说,你随便,你别把生活中的不如意,网络的偏见带到面试。

另外、Line的公开群组也是让人汗颜。本来能一起群面,我非常感激,能感受下母语者的面试技巧和水平。

虽然这里所指的具体的人是谁,不明,但是结果的地图炮式的差别发言大赏,令我反胃并大开眼界,哈哈哈。这里发言的网友,是否有和我一起群面的人呢?

这可以说是,面完这家之后,就不想怎么面这类徒有其表的企业了。见到有雷点倾向的直接告辞。

最终、我的结论

日本就业之核心出装——理工科、女生、外国人、英美本科、日语沟通流畅、硕士毕业年龄小于26。且文理天差地别,文科几乎无法就业,如有GAP需要巧妙说明。
如果偏离太多,建议找本身就招中国人・外国人的企业。不然,被KPI的概率很大。相比某些传统大企业,诚心招外国人的企业的面试体感要好上很多。

秋招

大戏未完。待续。